当前位置:首页>新闻详情>阿里创业初期时的经历,分享企业管理心得

阿里创业初期时的经历,分享企业管理心得

2020/12/08 18:05

阿里的很多故事,相信大家都不陌生。但大多是阿里成了一家大公司以后的故事。那阿里的初期经历可以给创业者和管理者带来哪些启示呢?本文,张璞老师将结合自己在阿里创业初期时的经历,分享企业管理方面的心得,期望能给广大创业者、管理者一些启发。

量子教育出品的《阿里巴巴创业干货19讲》张璞授课

张璞:阿里巴巴创业元老,38号员工,阿里学院院长,原阿里人力资源总监

以下为量子教育出品的《阿里巴巴创业干货19讲》张璞授课正文,有删改。

我记得大概是上岗以后的第二周,我自己家里有点事,我跟张瑛请一天事假回去处理。张瑛答应的特别爽快,也没有要交请假条,也没有要审批什么乱七八糟的,直接就让我回去了。我以前工作的经历告诉我,请了一天事假扣一天工资是天经地义的。可是月底发工资,愣是一分钱也没扣。

然后我就在想,上班没有上班时间,下班没有下班时间,请假又不用扣工资,这样的公司能做好吗?但是很多年以后,我在看别的创业团队、创业项目的时候,我才突然醒悟到一个点。其实阿里当年这种貌似没有管理的管理,恰恰是最高明的一种企业管理方式。

因为大家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,在那个阶段,其实盲目的上管理、上管理规则,是一个巨大的成本,而且不见得会增加效率。

你想一下管理这个事本身是不是一种成本?肯定是,你需要制定规则、宣贯、监督执行以及很多后续的手段,这都是成本。所以我说一句反动一点的话,管理这个事绝对不是越多越好,而是越少越好。

你有本事跟你的竞争对手去比,你的企业管理比你的竞争对手做得少,你跟他产出一样,你一定胜出,因为你成本比他节约。如果你管理要做的比他多,你们俩产出一样,你肯定输掉的。

但是大家一定会问一个问题,既然这样,为什么我们大家一天到晚还在做管理者,还在学管理?我们到底在折腾什么呢?随着企业的发展,业务的多元化,你肯定要开始做管理。可是这个管理中间的分寸到底是什么?什么时候要做,什么时候不要做,做到什么程度,它的分寸在哪?

有一个不恰当的比喻你可以参考一下,红绿灯。我老家是农村的,20年前农村的十字路口是没有红绿灯的。20年前路口不设红绿灯,会不会交通管理很混乱?并不会。原因很简单,因为20年前路口一天都过不了20辆车。那个时候你设红绿灯,反而降低了效率,所以不设红绿灯没毛病。那么什么时候开始设红绿灯了呢?好像是十多年前。村子里富裕的人越来越多,买车的人越来越多,路口来来往往的车越来越多,就开始有些擦碰事故会发生,所以就设了红绿灯。

1208-3.jpg

这个东西对应到我们的企业管理,它是什么现象?就是当你的团队发展到有些管理问题开始频繁发生的时候,你就要考虑我是不是要上一些管理规则了。

比如说在阿里巴巴我们当时会怎么做?我们会每次发生管理事件了,都会坐下来讨论怎么解决这个事。并且每次讨论完的时候会增加一个议题,什么议题?我们来问一下,这类问题我们发生的频繁吗?

如果这个问题半年一年才发生一次,算了,让它去了,下次再发生,我们再坐下来讨论就行了,我们管这种方式叫case by case,个案处理。但如果我们发觉这个问题,上个月已经发生过三起了,这个月已经是第四起了,你就要想到什么?这类问题,我们是不是要规定一个流程或者一个制度,而且昭告给所有员工。

以后再发生这类情况,我们就走这个流程直接处理掉,就不用坐下来个案讨论处理了,这样是不是效率就比较高?所以这个时候就开始建立规则了。

如果我们再要细致一点讨论关于管理规则,大家去想想那个红绿灯,我们老家第一次开始十年前设红绿灯的时候,你猜想一下他设的是一个什么样的红绿灯?

会不会像我们杭州市中心,一整排的龙门架,左转向、右转向、待行区,机动车、非机动车分道。会不会那么复杂?

一定不会。一定是个最简单的一个圆的红绿灯,对吧?

一模一样的道理,当我们从没有规则到有规则的时候,请大家记住,不要去追求所谓完善的规章制度。这句话真的是害了好多人,这就是个坑。

天底下就没有完善的规章制度,你能给我举个完善的规章制度的例子吗?阿里的叫完善吗?腾讯叫完善吗?还是华为的叫完善?没有公司敢说自己的规章制度是完善的。天底下的规章制度只有正好适合企业当时,发展阶段的够用、适用、好用的规章制度,永远不存在一个所谓完善的规章制度。

这个事其实我们也有个很有趣的经历。我记得大概是2000年还是什么时候,我调去hr跟彭蕾一块做这些规则建立,我们做的第一个规则好像是关于考勤跟假期的管理制度。我们俩琢磨了半天,搞出来那份制度草案以后不好意思发布,你知道什么原因吗?

我们想来想去,当年我们用得上的规章制度,关于假期跟考勤只有五条规则,五条规则打印在一张A4纸上,连半页都打不满。我们就觉得这个好像太寒酸了,都不像一个制度。觉得这个制度发布出去,好像不太像话,怎么办呢?我们当时想到过两个解决方案,第一个解决方案是在五条规则前面,加一段那种有的没的那种话,你们都懂,随着公司的发展壮大,为了加强管理巴拉巴拉。最后我们没有采用这个方案,原因是什么呢?既然我们自己都觉得这段话没什么营养,何必拿去骗员工呢?

张璞老师授课  第二个解决方案是什么?

第二个解决方案是我们当时虽然只想出了五条用得上的规则,我们当时楼下有个软件企业比我们规模大多了,我们拿它的考勤和假期管理制度过来参考,它大概有六七十条规则。我们在想,我们要不就把前面那个公司的title改改,就直接发布算了。虽然我们今天用不上那么多,将来我们公司发展大了,总用得上的。

但后来想了半天,这个方案也被否决了。原因是什么?原因是我们觉得五条规则发布出去,那五条每一条我们当时的员工是碰得到、用得上的,所以他会当真,他会来看,如果觉得你的规则不合理,他会来提意见。可是你信不信,你要发布六七十条规则出去,你的员工连从头到尾看一遍的兴趣都没有。你的规则是要别人遵守的,可是别人连从头到尾看一遍的兴趣都没有,你这规则还有意义吗?所以最后这个方案我们也否决掉了。

最后就那五条规则,我们说寒酸就寒酸点,就那么发布吧。最后这五条规则变成六条,变成七条。今天你再去看阿里关于考勤跟假期管理,我估计打印出来都好几页了要,为什么会变多?

因为随着企业发展,新出现的管理问题会越来越多,当你的管理问题频繁发生的时候,你就开始往里逐渐的加。

理论上来讲,你那本管理手册的厚薄程度跟你的企业发展阶段是成正比的。

你不要企业才二十几个人,就把华为的那本厚厚的企业管理手册,几百页的拿来拷贝了一遍,改了一下公司名字就变成你自己的了。

这种什么情况下最容易发生,就是那种大企业辞职出来创业的人最容易发生,因为他在大企业待过,他会把大企业整套的企业管理规章制度搬出来。可是他没想过刚刚创业的时候,企业才十几二十几个人,用那个厚厚的几百页的制度,真的会把这家企业管死的。

所以这个是讲的一个观点,就是一定不要盲目的认为管理这个事是越多越好。

如果极端一点地说,你在能够保证产出的情况下,它其实是越少越好。

那么,大家肯定会问一个问题,如果没有规矩,没有这些制度,我怎么保障团队正常运作呢?其实你也不要担心,好多事情真不是靠制度搞定的,而是靠文化。

创业团队,规则可以不要那么多,但文化一定要的。没有强烈的文化,团队就是一盘散沙。因为文化带给人的影响力,远比规则还要强大。

年度企业培训方案

预约专属企业培训顾问为您介绍

©2018浙江量子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ALL RIGHTS RESERVED.

浙ICP备16040161号-1

公安部备案号33010302003379

年度企业培训方案
  • 获取年度
    培训方案

    客服头像

    客服电话

    400-1698-589

    在线咨询